<tt id="bahsx"><noscript id="bahsx"></noscript></tt>
<rp id="bahsx"><menuitem id="bahsx"><option id="bahsx"></option></menuitem></rp>

  • <cite id="bahsx"></cite>

  • <cite id="bahsx"><noscript id="bahsx"><delect id="bahsx"></delect></noscript></cite>

    <tt id="bahsx"></tt>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什么情況?一不小心,東方證券或將成為嘉應制藥第一大股東!還有這家ST公司,讓三家券商被迫“上位”!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1-17 23:20:24

    每經記者 陳晨    每經編輯 彭水萍

    “炒股一不小心炒成股東”。這句來自被套股民自嘲的語錄,或也可用在以專業著稱的證券公司身上。與之不同的是,券商是因為股票質押業務踩雷而被迫成為上市公司股東,而且一不小心還有可能是第一大股東。

    圖片來源:攝圖網-500665943

    1月16日,嘉應制藥(SZ002198,股價7.03元,市值35.68億元)發布公告稱,近日收到《上海金融法院執行裁定書》獲悉,上海金融法院裁定深圳市老虎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老虎匯)持有的5720萬股公司股票交付東方證券(SH600958,股價11.11元,市值944億元)抵償相應金額的債務,上述股票的所有權自裁定送達東方證券時起轉移。如東方證券執行法院裁定取得上述老虎匯所持公司股份后,將持有占公司總股本11.27%股份,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東方證券被迫成為嘉應制藥的大股東并非個案,ST弘高(SZ002504,股價1.4元,市值14.36億元)更是憑一己之力“拉下”三家券商,前十大股東中券商就占三席,其中安信證券亦是位列第一大股東之列。

    東方證券或將成為嘉應制藥第一大股東

    據嘉應制藥稱,本次執行裁定事項是東方證券與老虎匯、馮彪就涉及老虎匯所持公司股份的質押式證券回購糾紛的裁定。2017年2月,東方證券與老虎匯簽訂協議,老虎匯通過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將其持有的公司5720萬股股票出質給東方證券并融入資金。因老虎匯違約,東方證券向相關司法機關提起訴訟。司法機關最終判決老虎匯應立即履行向東方證券支付包括尚未償還的融資本金、延期利息及違約金等義務,但老虎匯未履行。

    因此,上海金融法院于2022年12月1日10時至2022年12月2日10時止(延時除外)進行公開網絡司法拍賣老虎匯持有的嘉應制藥股份,因無人競拍而流拍。東方證券與老虎匯后續也未能達成和解。經東方證券申請,上海金融法院作出上述裁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截至公告披露日,老虎匯名義持有5720萬股嘉應制藥股份,占嘉應制藥總股本的11.27%。本次執行裁定標的為老虎匯持有的5720萬股嘉應制藥股份,占老虎匯所持嘉應制藥股份的100%。這樣就意味著,若東方證券執行法院裁定取得上述老虎匯所持股份將導致嘉應制藥第一大股東變更。

    另外,記者也從東方證券2022年半年度報告中獲悉,老虎匯2017年2月以其持有的嘉應制藥流通股與東方證券開展了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并由實控人馮彪提供無條件的、不可撤銷的連帶責任保證,上述交易現已違約,待償還本金4.7億元及應付未付利息、延期利息、罰息、違約金及其他因實現債權產生的相關費用。

    “目前券商質押業務已經過了激進擴張的時期,強調審慎開展增量業務,對存量業務的風險進行跟蹤排查,此次的事件并非個例,也是對券商在業務持續管理和內部控制方面敲響警鐘,督促不斷完善內部機制?!庇腥倘耸繉η笆鍪录u價稱。

    多家券商股票質押業務曾觸礁,大幅計提減值損失

    2018年,隨著A股市場的深幅調整,作為上市公司股東主要融資渠道之一的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問題凸顯,部分前期在股價高點參與業務的股東,受股價大幅下跌影響,股票質押回購業務擔保物市值急劇縮減,存量合約屢屢觸發預警線。隨后,監管機構進一步加強了對股票質押業務的規范管理,受股質新規、減持新規等持續影響,券商股票質押業務整體呈現收縮態勢。

    根據證券業協會統計,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全市場自有出資股票質押規模2136.98億元,較2021年末下降5.87%。比如,申萬宏源、太平洋證券和東方證券自有資金的股票質押業務融資余額分別為55.63億元、5.86億元和107.90億元,分別較上一年末下降5.31%、0.17%和8.24%。東方證券還表示,將持續大力推進股票質押業務分策清退及風險化解工作,穩步壓降股票質押業務規模。

    當然,在此之前也有不少券商隨著股票質押業務觸礁引發了計提大量信用減值損失,從而影響業績。據Wind數據,2022年前三季度,上市券商中有11家券商信用減值損失超過1億元,其中申萬宏源、東方證券、海通證券位居前三,分別為10.86億元、8.80億元和4.53億元。另外,國信證券、招商證券、中泰證券和太平洋信用減值損失也超過3億元。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就規模比較大的券商,結合現有股質項目的情況和賬面價值情況,后續股質減值事項對公司整體經營業績的影響較小。

    此外,中原證券券商行業研究分析師張洋在行業2023年投資策略中表示,“目前行業股票質押規模相較前兩年已出現顯著回落,但仍存壓降的空間。預計部分券商仍有股票質押的歷史包袱尚待計提;而個別券商在近兩年充分計提信用減值損失后,有望部分沖回進而對2023年經營業績產生正面促進作用?!?/p>

    ST弘高讓三家券商和一家信托公司被迫“上位”

    正如前述情況,券商被迫成為上市公司股東并不在少數,包括中信證券、方正證券、信達證券、長城國瑞等,都曾因質押業務成為了上市公司股東,這其中也包括了最后退市的上市公司,如中信證券曾卷入康得新(已退市)股票質押案中,從而被迫成為康得新第五大股東;再如方正證券卷入北訊集團(已退市)股票質押案中,被迫成為北訊集團第二大股東。

    另外,在記者梳理中發現,當前還有家上市公司ST弘高,更是以一己之力,讓三家券商和一家信托公司被迫“上位”。

    2022年三季報顯示,ST弘高前十大股東中,安信證券期末持有1.88億股,占總股本的比例18.31%,位列第一大股東;江海證券期末持有7500萬股,占總股本7.31%,位列第三大股東;中融國際信托期末持有4287.84萬股,占總股本的比例4.18%,位列第五大股東;東方證券持有2896.14萬股,占總股本比例1.28%,位列第七大股東。

    因股票質押踩雷而迫使“上位”,套牢上述機構,這似乎也給了二級市場比較大的想象空間。在ST弘高的股吧中,有不少投資者期待著烏雞變鳳凰的神話,《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類投資者最核心的理由,上述三家券商都是國資,第一大股東安信證券背景實力雄厚,定不會放任不管,旗下優質資產較多,匹配ST弘高當前不足15億總市值,是具有資產運作動力的。

    不過記者注意到,多家券商成為其股東也不一定保險,烏雞變鳳凰神話畢竟是少數,投資者更應該保持風險意識,比如A股歷史中,已退市的邦訊技術此前就有三家券商被迫成為其前三大股東。

    另外,站在券商的角度,前述券商人士告訴記者,在開展質押業務中,券商的投入包括時間成本,內部管理成本,應對訴訟的預備成本等,對于業務的收益也有考慮到戰略客戶的維護在其中,并不能以項目的質押違約與否,簡單地用“收回成本”來概括。

    但終歸而言,盡可能少踩雷才是正道。據前述券商人士觀察,券商在做股票質押業務時,可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第一是注重注重道德風險,券商應加強對于從事業務承攬承做人員的盡職調查把控;第二是健全盯市機制,持續跟蹤質押標的證券價格波動和可能對質押標的證券產生重大影響的風險事件,并對融入方提供的其他擔保、增信措施進行動態評估;第三是合規風控管理,健全股票質押回購風險評估和壓力測試機制,對于證券準入名單、預警線和平倉線的設計等進行完善,雖然業內已經有較為成熟的機制,但還是有細化提升的空間。

    最后他提到,要分化業務的隔離與聯動,券商做質押業務往往背后還有和其他業務聯動的期許,在質押業務開展中,券商既要做好業務的準入把控和合規要求,也要盡量與上市企業保持良好長期的客戶關系,利用全鏈條服務的優勢,拓展更多業績增長點。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66594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股票質押 東方證券 證券投資 證券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福利彩票快3